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這8大原因最可能

健康7.96K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這8大原因最可能,餐後一個小時可以測試糖尿病。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患者的總數正不斷地飛速增長。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約為10.6%,我國有近1億的糖尿病患者。今天,小編就和您聊聊應該如何正確地監測血糖,與您一起變身健康知識小達人,將健康維護到底!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這8大原因最可能

自測血糖有章法

糖友測血糖,更多的是在家中自我監測,而採用行動式血糖儀進行手指尖的毛細血管血糖檢測是臨床最常用的方法。

打胰島素的糖友一般每天都需要監測血糖。口服降糖藥的糖友,自測的頻率主要取決於:血糖的控制情況;治療方案;低血糖風險的高低;是否需要短期內調整治療;特殊情形,如突發其他疾病、出現未覺察的低血糖等。口服降糖藥者可每週監測2~4次的空腹或餐後血糖,或在就診前一週內連續監測3天,每天監測7個時間點的血糖(三餐前及三餐後2小時加睡前血糖)。


血糖監測有個時間表

理想的自我血糖監測,應當是每天多時點測定血糖。


1

空腹血糖

禁食8~12小時後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狀態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不在此列。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這8大原因最可能 第2張


2

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這8大原因最可能 第3張

3

餐後2小時血糖

應從吃第一口飯時開始計時,計滿2小時後即予檢測,不能從吃完飯才開始計時。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這8大原因最可能 第4張

4

凌晨3點血糖

主要用於發現夜間低血糖以及鑑別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因為夜間胰島素缺乏和胰島素用量過大都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這兩種情況的臨床處理截然不同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這8大原因最可能 第5張

測血糖的時間和頻率,要根據糖友病情的實際需要來決定。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自測4~7次,直到病情穩定,血糖得到控制。當病情穩定或已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可以每週監測1~2天的全天5~7個時間點血糖。

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天至少要監測血糖5次,當血糖達到控制目標後可放寬到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糖友,血糖控制達標後每週測血糖2~4次。


7類糖友應加強血糖監測

1

剛開始胰島素治療,尤其佩戴胰島素泵者;

2

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

3

血糖控制不佳者;

4

常發生低血糖者;

5

剛更換藥物或調整劑量者;

6

孕婦;

7

生病、手術、外出、激動等特殊情況的糖友。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這8大原因最可能 第6張

自測血糖為什麼不準 這8大原因最可能 第7張


6類情況血糖

測不準

檢查前一天晚上改變了飲食習慣:如晚餐進食大量油膩食物、進餐時間過晚、睡前加餐過多等或晚餐主食吃的過少、大量飲酒等。 

抽血時間過晚:測空腹血糖最好在上午8點之前。

情緒失調、睡眠缺乏:情緒緊張、焦慮、興奮等均可刺激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升高。

抽血前運動:早上檢測空腹血糖應在未晨練的情況下進行,不宜長時間走路去醫院抽血。

各種應激狀態:寒冷、過度疲勞、感冒、發熱、腹瀉及各種急性感染或外傷等應激情況。

其他情況:女性在月經期時,體內的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血糖波動,因此應儘量避開此時段檢測空腹血糖。另外,當合並某些疾病如紅血球增多症,或使用某些藥物如β受體激動劑、噻嗪類利尿劑、利福平、糖皮質激素等情況,也會影響血糖值。


餐後血糖監測

不能省

在我國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有近半數都表現為單純的餐後血糖升高,但大家對空腹血糖的關注度遠遠高於餐後血糖。餐後高血糖是指攝入食物後1~2小時內的血糖高於7.8mmol/L。人體餐後狀態約佔全天的2/3,餐後血糖檢測需在進食後2小時進行,三餐後都需要檢測。

血糖測不準常見8大原因

1

不在同一時間段檢測的血糖值,沒有可比性;

2

受失眠、情緒波動等因素影響;

3

消毒劑選用不當;

4

採血方法不正確;

5

 測試前沒調碼;

6

試紙存放不當或過期;

7

長期不校準血糖儀;

8

沒有定期對血糖儀進行清潔保養。

餐後1小時血糖可預測糖尿病


餐後1小時血糖值或許可以用於預測糖耐量正常成年人的未來糖尿病患病風險。研究認為,在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都正常的情況下,餐後1小時血糖濃度是糖尿病患病風險的獨立預測因素。如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中將8mmol/L作為餐後1小時血糖的臨界值,有助於進一步識別糖尿病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