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茴香豆的典故

心理2.36W
茴香豆的典故

典故:說起茴香豆,人們常常會聯想到魯迅作品中提到的關於茴香豆的有趣情節。 1981年,有幾位日本戲劇界人士迫不及待地要到紹興去品嚐茴香豆,其中一位日本朋友,當他 在咸亨酒店的八仙桌旁坐定之後,一邊吃茴香豆,一邊端詳著茴香豆,好像是在鑑定一件稀世的 珍寶似的。這小小的茴香豆成了他們瞭解紹興風土人情的重要細節。

“茴香豆”典故出自魯迅的小說《孔乙己》,是借“茴香豆”表現孔乙己性格的雙面性,複雜性。孔乙己雖然窮酸、迂腐,但是也有人性的閃光點。孔乙己善良的一面體現在他教小孩子認字和分茴香豆給小孩子吃的兩個細節上。孩子們圍住他,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

茴香豆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可是在那樣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鹹煮筍,或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

在賣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對於一個窮愁潦倒之人來說,確是何其珍貴,可他卻一人一顆,一直分到所剩無幾為止。

一個“便”字就可見其大方,真真是分得毫不遲疑,毫不手軟。相比較那些個掌櫃和長衫客們,他們中有誰不比孔乙己闊綽,有誰擁有的不比孔乙己多,但又有誰分豆給孩子們吃呢

茴香豆因魯迅先生的文章而得名。魯迅先生曾在它的文章《孔乙己》中提到,“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其中還生動地刻畫了孔乙己吃茴香豆時的表情,非常陶醉而自得,彷彿能夠躍然於紙上。

標籤:茴香豆